在整治馬路市場的時候,人們建議里經常會提到疏堵結合。近日,襄城一處二十多年的老馬路市場就被徹底取締了。
這兩天,途經襄城老龍堤巷的市民發現,以往的馬路市場被取締后,小巷大變樣了。
附近居民介紹,位于老龍堤巷的襄城鐵佛寺原馬路市場存在了二十多年之久,環境臟亂差。之前因疫情封閉了兩個多月的馬路市場,本月初又恢復營業了。
一時間,來這里買菜和賣菜的人員眾多,馬路市場卻缺乏管控和防疫措施,讓附近居民很是擔憂。實際上,新的鐵佛寺農貿市場早在去年年底就投入運營了,但由于馬路市場沒被取締,使得大多數附近居民還是不習慣去新農貿市場買菜。
鐵佛寺社區方面介紹,原馬路市場攤販之所以不愿意遷入新農貿市場,一方面是覺得新農貿市場的攤位費貴;另一方面是新農貿市場根本就容納不下所有的老攤販。
社區方面介紹,老龍堤巷經過拆遷后人口減少,新鐵佛寺農貿市場的攤位數是按照這一片區的規劃設計的,所以要少于原馬路市場的攤位數,由于無法有效分流,加之攤販們又急于恢復生計,于是又自發回到馬路市場經營。得知情況后,襄城區政府第一時間介入協調,并關停了鐵佛寺馬路市場。襄城鐵佛寺原馬路市場有近一百八十戶攤販,周邊七個農貿市場共提供了兩百多個空攤位,通過抓鬮的方法供馬路市場攤販公平挑選。
轉遷攤販杜師傅說,按抓鬮按次序來挑選,他抓鬮的是十六號。因為他家就住在鐵佛寺社區,所以他選擇遷入新鐵佛寺農貿市場。
與杜師傅一樣,其他攤販也結合各自情況分別遷入了仲宣樓、檀溪等農貿市場,一舉實現了正規化經營。鐵佛寺原馬路市場攤販清空后,真武山街道辦事處和鐵佛寺社區迅速組織人員和機械對該地進行了大掃除,做到還路于民。
襄城鐵佛寺社區副書記王曉玲說:“拆除了一百二十三個棚子,清運了十五六車垃圾。”
襄城真武山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梁艷玲說:“將這個馬路移交環衛,做到垃圾日產日清。同時,我們將繼續反映匯報,爭取將這里納入背街小巷改造的范圍。”
對此,不少市民紛紛點贊,認為多方聯動疏堵結合,在取締馬路市場、整治環境衛生的同時,也很好地解決了攤販的生計問題,可謂一舉多得。
特別提醒
出門請務必戴口罩
保持警惕 做好防護
堅持就是勝利
來源:云上襄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