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漢江上首條城市過江隧道
它是連接東津新區與樊城區的一條快速通道!
歷經四年的建設,
連接一心四城,
魚梁洲過江隧道即將通車!
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規范交通通行秩序,提高路網運行效率,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規,依據襄江大道魚梁洲隧道設計方案及市住建局編制的《關于襄江大道魚梁洲隧道安全通行須知》,現就襄江大道魚梁洲隧道試運行期間交通管理事項通告如下:

一、按照襄江大道魚梁洲隧道設計要求,隧道內限高3米、限重40噸、限速60km/h、限寬3.75米,請駕駛員注意觀察沿線交通標志,保持安全車距,安全謹慎駕駛。二、魚梁洲隧道每日23時至次日6時禁止通行,請過往車輛提前通過其他道路繞行。(一)自行車、電動自行車、三輪車、畜力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板車、手推車等非機動車;(二)貨車、摩托車、拖拉機、農用車、輪式和履帶式專用機械車輛;(四)運載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學物品及劇毒、放射性等危險物品的車輛;(六)特種車輛(指警用汽車、警用摩托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不受上述通行限制。四、隧道內全線禁止停車,車輛在限制速度內安全快速駛離;匝道合流位置遇停車等候或緩慢通行時,機動車應當依次交替通行。五、隧道進出口及實線段嚴禁變更車道,禁止壓越實線及出入口標線行駛;隧道內虛線段,禁止車輛一次連續變更2條以上車道。六、請服從交通警察及警務輔助人員、運維管理人員的指揮,按照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標線等指示通行。七、違反本通告的,公安機關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八、本通告自魚梁洲隧道試運行開通之日起施行。待《襄江大道魚梁洲隧道管理辦法》出臺后,另行發布通告。
按照國家強制性工程建設規范《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項目規范》(GB 55011-2021)“3.4.7長度大于1000m的隧道,嚴禁將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或人行道設置在同一孔內”和現行行業標準《城市地下道路工程設計規范》(JJ 221-2015)強制性條款“4.3.2城市地下快速路嚴禁在同孔內設置非機動車道或人行道。”因此魚梁洲隧道禁止行人、非機動車通行。同時,綜合考慮魚梁洲隧道坡度、彎度等因素,禁止摩托車駛入。
受城市用地限制和漢江通航要求,魚梁洲隧道道路線型指標等均按設計速度60km/h的極限值設計,其豎曲線半徑、凹型豎曲線、停車視距等均只能滿足設計速度60km/h指標。因此全線限制速度以設計速度為準,設置為60km/h。另外,隧道全長5.4km,按設計速度通行約需5.4分鐘,停車視距為75m;如按70km/h通行約需4.6分鐘(快48s),停車視距為95m(增加20m),也不符合隧道內通行視距要求。
參考國內外其他城市隧道交通管理經驗,隧道交通事故絕大部分發生在隧道出入口和分合流位置,事故類型約80%為“未保持安全車距”(形態主要是追尾)、約16%為“未按規定變道”(形態主要為剮蹭)。因此,在隧道內通行的駕駛員應當嚴守交通規則,嚴禁超速,提高注意力,保持車距、車道通行。隧道進出口位置因光線變化,易發生“黑洞”“白洞”效應,造成駕駛員感知度急劇下降。為了防止發生意外事故,魚梁洲隧道在出入口及陡坡、彎道處設置了紅色防滑陶瓷顆粒、縱向減速標線(魚骨線)、橫向震蕩減速標線、車道分界實線以及車距確認線,幫助駕駛員控制車速、保持車道。隧道內一旦發生交通安全事故,應第一時間報警并在車輛后方150米至200米位置擺放警示牌,人員撤離至隧道安全通道內等候處理。輕微事故應盡快通過快處流程處置,及時快速撤離現場。受魚梁洲隧道建筑限界限制,無法在隧道內安裝禁停標牌,因此除在隧道出入口附近加裝禁停標志外,在隧道內兩側車行道邊緣位置,按照《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 第3部分:道路交通標線》(GB 5768.3-2009)5.4.2規定施劃禁止停車標線(黃色實線),進一步提醒駕駛員隧道內禁止停車。
因襄江大道樊城段長征路下橋匝道位置距離大慶路與清河路交叉口過近,無足夠蓄車區,經過研判隧道開通后該路口流量將激增,高峰時段易因車流量過大擁堵至高架主線。為了保障襄江大道的暢通運行,當發生匝道車輛排隊溢出并影響主線通行時,擬將長征路下橋匝道封閉,需下匝道通行車輛建議直行進入魚梁洲隧道在東津五一路路口掉頭,通過魚梁洲隧道完成繞行,預計繞行時間12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