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人民日報、新華網、人民時代等
20多家主流媒體對我市無線電廠家屬區
綜合改造成效進行了集中宣傳報道。
2020年,
我市把老舊小區整治作為重要的民生工作來抓,
積極主動開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交出了一份非同尋常的高分答卷。
完成200個老舊小區的改造工作,
整體改造工作已累計投入資金28368萬元
改造給排水及燃氣等地下管道6.45萬米
硬化刷黑道路30.73萬平方米
劃設停車泊位4061個、美化圍墻1.31萬米
新增綠化及室外公共休閑空間2.06萬平米
公共活動用房0.12萬平米、安裝門禁道閘126個
視頻監控設備695套,更換路燈1977多盞
惠及801棟居民樓,27721戶的約91551人
領導重視、高位推動 襄陽市自啟動老舊小區改造計劃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這項民生大事,已連續三年列入市政府“民生實事”項目。 上下協調、各方聯動 市、區、街道(鄉鎮)、社區、業委會、居民六級聯動,形成“市級籌劃指導、區級統籌負責、街道(鄉鎮)社區實施、居民自治參與”的工作格局。 “三問于民”,發動群眾 2020年在老舊小區改造中,累計組織了居民征集意見會、居民代表座(懇)談會300余次,發放改造民意調查問卷約近3萬份,收集各類意見建議約1500余條。 黨建引領,共同締造 建立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居委會、業委會、物業服務組織“三方聯動 多元共治”機制,實現老舊小區改造后物業服務管理的全覆蓋。 夯實責任,創新機制 通過改進每月例會督辦制度、成立工作專班等方式,進行巡查督辦,做到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整改。已累計拆除老舊小區違建4299間,整治300個老舊小區內“蜘蛛網”管線12.81萬米。
“政府投資改造社區環境,解決了積水問題,更解開了我們心里的結。”襄鋼社區居民張傳智說,他搬回來和老朋友一起安度晚年,越來越多的居民也選擇回來居住。
改造前 改造后 改造前 改造后
換新的不只是面子,雨污、自來水和熱力管道都被統一更換改造,架空的強弱電線纜全部落地,分布不合理的車位被重新規劃,補植修整小區綠化,安裝城市家具與健身器材,樓道粉刷……原來一團亂麻的家屬院變得規整有序,居民的生活也添了活力。
改造后的小區
增設停車位
“看,還種了樹木和花草,增加了養老服務中心,大家都來這里休閑娛樂。”“年紀大了,眼神兒不好,就怕上下樓梯樓梯,現在樓道里的聲光感應燈,不光亮堂,還靈得很!”……下午的102小區院子里坐著十幾名老人,聚在一起說笑。問起小區改造的情況,居民們湊上來,七嘴八舌地夸贊個不停。
居民笑開顏
改造后道路平坦寬闊
“每一項改造都是通過我們入戶了解,與居民充分溝通,在尊重各戶差異化需求的基礎上制定出來的方案。還有一些問題,雖然群眾沒有主動要求,但我們入戶的時候發現了,就一并解決了。”市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說。
新增遮陽車棚
養老服務中心
我市黨建引領“三方聯動”,共繪老舊小區改造同心圓等相關工作經驗數次在全省予以推廣、學習。《朝聞天下》、住建部主管中國建設報、湖北日報等多家媒體報道了我市在開展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中的成功經驗。
“十三五”圓滿收官,“十四五””全面擘畫?
2021年,襄陽將深入推進城市有機更新
計劃實施300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
(中心城區200個)
進一步提高“韌性城市”建設水平
提升城市品質和夜景風貌
讓改造好的老舊小區
成為居民美好生活的新起點
(來源:襄陽物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