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碧水穿城過,十里青山半入城。每到傍晚,“三江口”(小清河、唐白河、漢江的交匯處)北岸就聚集著不少納涼的市民,青綠色的草坪乍一看望不到邊,月光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賞心悅目。“一年多前,這里還是散發著刺鼻氣味的廢渣場,如今已變成美麗的江灘公園。”正在此處游玩的市民宋先生興奮地說。
近年來,襄陽市深入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堅持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相統一的思路,堅定不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走出一條結構優、質量高、效益好、生態美、百姓富的綠色發展新路。
開展綜合整治,捍衛生態環境
揚塵、噪音、污水曾是很多商混站無法回避的問題。日前,記者走進位于襄陽市樊城區牛首鎮的襄陽市海廈混凝土有限公司時,映入眼簾的是另外一番景象:整個廠區干凈整潔,辦公區井然有序,加工生產區堆放的原材料被全覆蓋。
為了降低噪音和減少粉塵,海廈公司引進了新的環保生產線,并對整個混凝土生產線進行封閉。從外觀上看,攪拌樓就是一個全封閉的現代化工廠,輸送、攪拌等環節都在封閉狀態下進行,砂石料倉、輸送帶全部加裝外殼,好像穿了一層“防護罩”。
記者在砂石料倉看到,為了減少粉塵污染,該企業還專門在料倉內安裝了一套噴淋裝置,每隔20分鐘自動噴一次水,保證石料的濕度,確保轉運時不會產生過多的粉塵。
“全封閉、全覆蓋、全回收,污染基本‘零排放’。”海廈公司總經理李三軍告訴記者,該公司的商混站按照三星級環保站的標準建設,年產砂石料約50萬立方米。
曾經,海廈公司吃了環保不達標的虧——2017年,因為環保不達標被國家環保部責令關停。
痛定思痛,海廈公司決心按照最新環保標準建設新廠房,并于2018年通過省、市環保專家的初步驗收,成為襄陽市建設、改造綠色環保商混站的樣本。
襄陽市散裝水泥辦公室商混科科長曾光介紹,襄陽市住建局要求各大商混站(混凝土攪拌站)加大改造力度,實現綠色生產,對拒不履行綠色生產改造的企業,將給予停產整頓、撤銷資質等處罰。目前,全市33家混凝土企業,全部進行了綠色提檔升級,已有23家達到了綠色生產要求,余下的在今年9月全部達標。
治理商混站,這只是襄陽堅持綠色發展、捍衛生態環境、開展漢江大保護綜合整治行動的一個縮影。
落實新發展理念,助推高質量發展
2018年10月,國家頒布實施《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支持襄陽鞏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加快打造漢江流域中心城市和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明確了襄陽的城市定位和使命任務。
漢江流域歷來是我國重要糧食主產區、重要生態功能區,現在更是連接長江經濟帶和“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一條戰略通道。推進漢江生態經濟帶綜合開發與保護,對于促進中西部扶貧開發,帶動區域協調發展,保護漢江生態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勾畫了建設美麗、暢通、創新、幸福、開放、活力漢江的美好藍圖。”湖北省委常委、襄陽市委書記李樂成表示,襄陽將以規劃實施為契機,正確處理發展和生態優先的關系,堅定不移做大經濟總量,千方百計留足環境容量,全力以赴提升發展質量。
在綠色發展引領下,襄陽制定出了八大行動計劃,包括:揚塵污染集中整治、“四個清零”行動、機動車大氣污染整治、加快工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進度、工業鍋爐污染整治、全力抓好夏季秸稈禁燒工作、重點行業減排行動、環保利劍執法整治等。
據統計,2018年以來,在漢江195公里兩岸1000米的范圍內,襄陽全面關閉搬遷規模養殖場、污染企業、非法碼頭600多家,30多公里的岸線及數百畝土地騰退植綠。
在襄陽恩菲環保能源有限公司,該工廠日處理焚燒生活垃圾1200噸,能夠收納襄陽市區一天產生的全部生活垃圾。焚燒產生的熱能用來發電,爐渣可做市政用磚,產生滲濾液循環處理后作為冷卻水補水。
站在帶動區域崛起新起點,襄陽正以“減量化增長”為抓手,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推進企業轉型升級,助推高質量發展。
7月13日,無人機航拍的襄陽小清河高新區段。經過整治,小清河從昔日的排污溝變成了生態河流。被確定為全國第二批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以來,襄陽市用5年時間打造了“防洪通道、景觀廊道、生態河道”三位一體的城市水系,在南渠、小清河、護城河等河流整治工程中,新建、改造生態護坡161公里。
來自:楚天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