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車了!
雙向六車道,漢江首座三塔式懸索橋
副市長何飛參加通車儀式,并宣布大橋正式通車 圖片來源:全媒體記者楊東 6月24日,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漢江首座三塔式懸索橋——鳳雛大橋正式建成通車,這標志著襄城與樊城之間再添一條過江新通道。 大橋通車 九位市民代表剪彩 在通車儀式上,與以往不同的是,主辦方邀請了來自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征遷工作先進代表、知名文化人士及工程建設人員代表共同為大橋剪彩。 襄陽市抗擊疫情工作先進代表: 襄陽市新冠肺炎醫療專家組組長、市中心醫院呼吸內科主任 曾憲升 項目建設征遷工作先進代表: 襄城區閘口社區居委會書記 陳志娟 樊城區屏襄門社區居委會書記 劉雙喜 文化界代表: 襄陽文化名人 陳新劍 建設單位代表: 市政府投資工程建設管理中心項目負責人 曾 琳 項目公司代表: 襄陽中交二航鳳雛大橋建設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 野 施工單位代表: 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項目經理 吳小斌 監理單位代表: 中鐵武漢大橋工程咨詢監理公司項目總監 熊順強 設計單位代表: 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李 奇 圖片來源:全媒體記者楊東 鳳雛大橋北起樊城區長征路與大慶西路交會處,南至襄城區龐公路與鳳雛大道交叉口,全長2.6公里。 跨江主橋為三塔鋼混結合梁懸索橋,長756米,主跨378米,主塔為鋼混結合門型架結構,橋面為雙向六車道,設計車速60公里/小時。 鳳雛大橋是漢江首座三塔式懸索橋,大橋在2016年10月正式開工建設后,建設單位克服了漢江地質復雜、圍堰施工風險高、錨碇施工技術要求高、超高性能混凝土應用難度大、漢江水環境保護、疫情影響等一系列難題,確保大橋如期建成通車。 大橋在2016年10月正式開工建設后,建設單位克服了漢江地質復雜、圍堰施工風險高、錨碇施工技術要求高、超高性能混凝土應用難度大、漢江水環境保護、疫情影響等一系列難題,確保大橋如期建成通車。 鳳雛大橋建成通車后,襄城、樊城將再新增一條過江通道,這對于緩解城區之間的過江交通壓力,疏解老樊城的人口和產業,帶動人民廣場和龐公片區發展等具有重大意義。 圖片來源:全媒體記者楊東 施工工藝: 創多個市政建設之最 鳳雛大橋項目作為代表性工程,大力提升城市品位,推進現代化進程,項目開工以來創造了我市多個市政建設歷史之最。 ●我市首個落地實施的PPP項目 鳳雛大橋項目是襄陽市第一個落地實施的PPP項目, 也是湖北省首批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項目,還是入選國家財政部第三批PPP示范項目之一,由中交二航局采用“PPP+政府采購”模式建設,該模式實現了襄陽市政基礎設施領域投融資、運營主體的多元化,為襄陽今后實施大型工程建設提供了一定借鑒和示范意義。 ●世界上首例大體積UHPC材料在索塔鋼混結合段的成功應用 在鋼混結合型主塔施工中,建設者將自主研發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應用于鋼塔柱與混凝土塔柱結合段大體積混凝土澆筑中,有效解決了索塔鋼混結合段混凝土易開裂的技術難題,大幅提升了橋塔結構的安全性與耐久性,這也是世界上首例大體積UHPC材料在索塔鋼混結合段的成功應用。 ●環保型泥漿輸送系統獲得實用新型專利 大橋所在漢江水域是襄陽市重要水源地,為國家一級水源地保護區,為避免影響此處生態環境,中交二航局制定了完善的泥漿處理方案,設計出一款環保型泥漿輸送系統,使水上作業區與陸上廢棄泥漿池相連,因勢利導將水上樁基施工產生的廢棄泥漿引流至陸上廢棄泥漿池中進行集中處理,切實履行了綠色文明施工,該系統獲得實用新型專利。 (來源:襄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