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區小區是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2020年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讓小區整體防控工作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嚴格的檢驗和大考。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雖然取得了疫情聯防聯控階段性決戰決勝,但也暴露了很多不可忽視的問題,同時給小區在社會治理方面帶來一些沉重的思考。
湖北省南漳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 顧強
一 、基本情況
自新冠肺炎疫情戰役打響以來,我們住建局主動認領承擔了58個小區的疫情防控工作,占整個城區小區的30%,可謂三分天下有其一。通過這次疫情防控,全面摸底調查掌握了城區共有193個小區,其中有物業管理公司的44個,“三無小區”149個,涉及原有分管部門(系統)的只有15個;這中間既有物業管理的,也有屬“三無小區”的,還有“多邊合作”單獨院落樓棟的,所面臨的管控現狀讓人堪憂,多層面疊加的矛盾和化解難度可見一斑。
二、突出問題
經過細致全面梳理分析,無論屬哪個層面小區,都在管理上存在治理缺失、規范欠序、執章松軟、保障不夠等方面問題。具體表現在“十難”上:
1、人員復雜管理難。小區居住人員結構比較復雜,“多、廣、亂、雜”,涉及范圍天南海北,居住人員中有“省市縣外”購房的、有本縣鎮區進城購買的、有城區各個層面購入的;有享受政府政策入住公租房的特殊群體小區,也有城市建設失地農民入住的安置小區,僅南漳三個公租房小區就有 1413 戶,2729 人,這中間老弱病殘、精神病患者、低保五保對象等特殊群體占五分之一。現行小區中,“三無小區”的占有很大的比重。由于人員組合復雜,給日常各項工作帶來溝通難、交流難、制度落實難,導致在管理上思想難統一。
2、公共安全防范難。每個小區都是公共場所,涉及出入車輛人員頻繁,區內亂停亂放、亂搭亂建、私拉亂接等現象隨處可見,造成消防通道不暢;有些門衛形同虛設,加之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不到位,有很多區域成為管理的盲點和空白地,一旦發生各類事故給及時處置帶來諸多的障礙,在一定程度上給公共安全防范埋下了隱患。
3、矛盾化解處理難。由于小區居住人員個人素質參差不齊,加之樓棟鄰里相互交往甚少,人們心里平衡狀態復雜,往往會因一些日常瑣事引起爭端,產生莫須有的矛盾。加之小區沒有專門的基層人民調解機構,大多靠“愛管閑事”的人士調和,即使有物業管理機構的,有時也是力不從心,達不到化解處理效果。
4、弱勢群體關愛難。通過調查發現,每一個小區都有不同層面的特殊群體,在公租房小區比較集中,尤其是老弱病殘、空巢老人、單親家庭、雙殘戶、低保五保以及因災因禍臨時返貧的,他們大多都是來自四面八方,有的是來自鎮區的,有的來自各個社區的,有的來自企事業單位的,還有來自原來行業系統遺留下來的,按照屬地管理要求,對這些弱勢群體關愛上掌握政策、把握標準、落實分配有一定的難度。
5、公用設施維護難。表現突出的是“三無小區”和老舊小區,這些小區都是多年前為解決城鎮職工住房難而建設的。區內各類公用設施年久老化,一直維持現狀滿負荷運行,安全隱患極大,加之這些地方大多數屬“幾管幾不管”,資金來源無著落,維修成本高,直接給公用設施維護帶來了較大的困難和負擔。
6、老舊小區改造難。按照 “更新縣級城市功能”要求,雖然國家逐年在加大對老舊小區改造力度,出臺了相應扶持資金,但實際上改造任務很重,地方配套資金壓力很大。我縣193個小區有60%的以上需要改造。從2019年開始到2020年城區擬定改造只有18個小區,要想全面完成改造任務還需要一個很長過程。就目前改造的小區中,還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制定把握小區改造的類型、標準方案難;二是落實改造的責任主體、聯動部門在推進實施中面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解決難。
7、安全隱患排查難。由于50%以上的小區多是十年前建設的,從規劃設計到設施配套,從零散代管到各自為戰,加之過去多種網線錯繁交織,高低壓電線路盤根錯節,水電路氣等管網的匹配不對稱,因無專業的檢修機構和隊伍,都給小區安全隱患排查帶來一定難度。即便排查出來了也一時難以整改到位。
8、環境衛生保潔難。臟亂差是“三無小區”的真實寫照。居民環保意識普遍不強,生活垃圾隨地傾倒、亂扔亂潑,拋撒滴漏、樓層“居高淋下”時有發生,房屋裝修建筑垃圾清運不及時等等,由于機制不健全,環衛主體責任不明,小區、社區和部門之間相互扯皮,造成公共衛生不能常態保潔。
9、居民素質提升難。小區的產生,自然而然形成了一個區域內的“大社會”。居民接受的事物和面對的現實包羅萬象,在小區內這個“大社會”里,基于個人素質的差異,反映了承擔社會責任的自覺性不同,因此是提升居民綜合素質迫在眉睫。
10、綜合治理保障難。千難萬難保障最難。小區要治理,必須要從根本上解決一系列矛盾和問題,往往解決這些問題單靠小區自身是很難辦到的,只有統籌整合多方資金,把大家關心的事做好了,把揪心的事辦妥了,把上心的事落實了,才能氣順心正,才能和諧共生。
三、建議對策
城區小區治理是一個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關注和參與。每個小區都有它的獨特性,在治理過程中既要考慮到整體謀劃,又要兼顧多方利益平衡;既要分類指導區別對待,又要營造文明和諧穩定環境。
1、制定“統籌規范有序”的綜治方案。
按照行業管理、屬地管理、各負其責的原則,落實小區區域行業(系統)負責牽頭的主管部門。一是組織指導“三無小區”成立專門的物業管理委員會或物業管理公司;二是根據小區規模確定管理區域范圍,明確小區和社區職責職能;三是理順物管內部管理關系,建立組織健全、機構完備、人員充實的管理隊伍;四是切實制定小區、物業、社區等部門參與,統籌規范有序的小區綜合治理方案;五是推行落實小區主體責任,建立完善的保障運行機制。真正達到 “活有人做、事有人管、亂有人治、難有人幫”目的, 努力開創小區上下齊抓共管新局面。
2、建立“聯防聯控聯治”的協調機制。
小區的治理不能單打獨斗,更不能各行其是,只有引導建立“群防群治、聯防聯控”的協調機制,才能形成整體合力。一是把握重點,補齊短板。針對存在的薄弱環節,找準關鍵問題,疏堵點,消盲點;二是維護安全,防患未然。小區都是相對封閉的場所,公共安全尤為重要,一切要從小處著眼,往大處著想,既要抓大也不能放小,始終把安全放在首位;三是行業指導,強化監管。小區屬于大雜院,需要參與的行業部門很多,必須明確小區主管、組織、民政、住建等部門指導,公安、司法等部門參與,才能使聯防聯控聯治得到有效監管;四是部門聯動,形成合力。在社區大黨委的領導下充分發揮物業委員會、物業公司、社區、網格、住戶、志愿者、部門、社會團體的作用,形成整體協調聯動機制,推動小區綜合治理縱深開展。
3、完善“網格全面覆蓋”的管理體系。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防控,彰顯了網格化管理的巨大作用,實踐證明網格精準發力的效應不可替代。目前,雖然所有小區都處于網格管理之中,但全面覆蓋的管理體系尚未形成,一方面,要從頂層設計來考慮網格科學化的布局,另一方面,要從網格管理自身發展走向來思考定位,再就是積極探索“一區一策、點對點、一幫一”精準施策的綜合治理途徑,建立一套較為科學完整、規范有序、運行高效、網格全面覆蓋的管理體系和現代化管理模式,真正發揮“一網打天下、一網管全面、一網保平安”效能,實現人在格中走,事在網中辦。
4、強化“及時保障有力”的組織保證。破解小區管理之難,不僅事關居民生活質量,也關乎基層社會的和諧,是提高基層社會治理和城市管理水平的基礎性工程。一是加強約束有力的組織。健全小區基層組織管理機構。按照“因區制宜、各負其責”的原則,鞏固社區大黨委,探索門棟黨小組,健全完善物管委、物業、黨及群團組織,使廣大居民找到各自的“家”;發揮黨建引領示范帶動作用。借鑒黨組織“雙報到”經驗做法,廣泛調動小區無職黨員積極性,在小區經常組織開展黨的各項活動,讓廣大居民感到說話辦事有“靠山”。二是健全體系完善的制度。行業主管部門要及時指導小區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和居民自約準則。嚴格物業管理準入制度,大膽探索居民自治管理模式,讓制度與自約自治有機融合,真正達到用嚴寬相濟的制度管人、管事、管物。三是組建專業齊全的隊伍。根據小區的規模組建安保、維修、保潔、政策咨詢等相對專業的服務隊伍,通過改善環境、破解難題、及時維保、結對幫扶,真正讓居民住得舒心、放心、安心、貼心和暖心。四是提供資金支撐的保障。采取市場運作的方式,整合政策扶持、物業繳費、民間資本、社會捐贈等多方融資的辦法,參與小區治理和日常監管。
湖北省南漳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 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