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襄陽市環線提速改造一期工程通車儀式舉行。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祺揚出席儀式并宣布通車。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太暉,中鐵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志明,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立分別致辭。市領導呂義斌、黃進、付勁松,湖北宏泰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曾慶祝,市住建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建斌,全國勞模代表和市民代表出席儀式。
環線提速改造一期工程,全長15.28公里,橫跨東津、高新、襄州三個城區,總投資約34.46億元,建安費約27.96億元。分為北線和東線兩部分,北線從奔馳大道至團山大道,全長約7.11公里,橋梁約6.88公里,包含世界首座齒輪齒軌式轉體斜拉橋—襄北編組站大橋和湖北省內最大跨徑的雙幅連續梁橋—跨小清河大橋。東線從富康大道至襄江大道,全長約8.28公里,橋梁約2.84公里,包含東津互通、鄧城大道立交、航空路、濱河路四個節點。 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各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市住建局發揚拼搶實的精神,項目參建各方通力合作,克服新冠疫情、跨鐵施工等難點問題,精心組織施工,嚴抓工程質量,狠抓安全生產,搶抓工程進度,連續三個春節未停工,艱苦奮戰一千多天,確保環線提速改造一期工程順利如期通車,打造了精品工程、民生工程、放心工程、廉潔工程。 襄北編組站大橋是項目的控制性節點工程,大橋全長920米,寬37.5米,主塔高約140米,為雙獨塔雙索面混合梁斜拉橋,是世界跨越鐵路股道最多的橋梁,世界上最大重量齒輪齒軌式轉體橋。根據工程的特點,項目針對大噸位齒輪齒軌式多點支撐轉體系統設計與施工難度高、鋼混結合梁施工技術復雜等技術難題,開展核心技術攻關,實現了“三項國內首次應用”:國內首次采用雙排樁進行既有線深基坑防護;國內首次在跨鐵路線橋中采用耐候鋼材料;國內首次采用轉體+懸臂拼裝技術上跨既有線。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攻克齒輪齒軌式轉體斜拉橋建造關鍵技術,順利完成大橋建設任務。 跨小清河大橋全長310米,寬32.5米,是襄陽市第5座小清河橋,大橋兩端專門設置有4座梯道橋,供行人和非機動車跨越小清河,這也是市區環線高架橋唯一一處允許行人和非機動車通行的路段。 項目堅持精益建造,匠心爭創“魯班”工程獎。累計研發重大科研課題3項,申請專利41項,形成工法4項,獲得全國BIM技術智慧建造創新大獎等5項技術大獎。 環線提速改造一期工程的通車,順利打通了高新區襄北編組站和小清河兩大交通瓶頸,標志著中心城區環線實現全線連通,同時將有效緩解鄧城大道沿線及光彩路口交通壓力,進一步緊密高新區、自貿區與城市中心區域的聯系,提升中心城區的交通承載能力和快速通行能力,對助推襄陽產業經濟發展、助力襄陽都市圈高質量發展有著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