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政府網消息】漢江潮涌,美麗襄陽建設正當時。
襄江大道樊城段。謝勇 攝
提速內環,打通外環,建設“千里漢江第一隧”連接東西軸線,開通大宗普貨直達長江航線復興漢江“黃金水道”,擁抱“米”字形交通網……春日里的襄陽,一個個工程項目如火如荼,一件件民生實事亮點紛呈,一項項創新舉措扎實有力。
引領“襄十隨神”城市群協同發展,打造中西部非省會龍頭城市和漢江流域中心城市,這是時代賦予襄陽的使命,更承載著襄陽人加快建設美麗襄陽、率先實現綠色崛起的偉大榮光。
奮力攻堅,激情跨越。襄陽上下扎實推進“五城共建”,強功能、補短板,全面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重塑“七省通衢”新優勢,再造“南船北馬”新輝煌。
內環提速 外環貫通
重大項目讓城市筋骨更強壯
一江碧水穿城過,十里青山半入城。大自然賜予了襄陽優良的自然生態,漢江穿城而過,依托山形水勢勾勒出襄陽“一心四城”的空間格局。
山水豐富,河流眾多,這是襄陽的資源優勢,但也制約著交通發展。如何克服江河阻隔,建立高效快捷的交通路網,讓“一心四城”串聯起來至關重要。
城市建設,交通優先。4月7日,總投資約105億元,長約30公里的內環提速改造二期工程開工,5個標段同時建設,計劃兩年建成通車。
作為“五城共建”的重點項目,內環提速改造二期工程按照城市快速路標準,主要采用“主線高架+地面輔道+互通立交”方式建設,沿線設置15處立交節點、22條上下橋匝道、4座人行過街天橋,讓環線真正“快”起來。
內環提速完成后,襄陽城市快速路網系統基本形成,市民10分鐘可上快速路、半小時可達機場或高鐵站,中心城區將形成“半小時交通圈”,城市吸引力將顯著增強。
大項目鑄就經濟新引擎,支撐發展大底盤,強壯城市大筋骨。從“南船北馬”的千年古埠到“七省通衢”的全面重塑,襄陽正在奮力追趕、全力超越。
正在建設的魚梁洲隧道工程,全長5.4公里,兩次下穿漢江,有著“千里漢江第一隧”之稱,它不僅是國內整體規模最大的內河沉管隧道、華中地區首條內河沉管隧道,更創造了我市多個市政建設之最。
隧道通車后,襄江大道將如同一條“金腰帶”穿過城市北部,將樊城、魚梁洲和東津連為一體,成為引導城市東進的快速通道、貫通城市東西向交通的“大動脈”。
在城市南部,繞城高速南段項目工地上,施工人員正搶抓晴好天氣進行路面基層水穩攤鋪,這條長31.6公里的繞城高速已全線貫通,預計年底通車。
這段高速通車后,將與已建成的繞城高速東段、漢十高速、襄荊高速一起,讓襄陽真正形成繞城高速公路網,也就是城市外環線,在緩解交通壓力、拓展城市發展空間的同時,也會帶動經濟發展,強化襄陽綜合交通樞紐地位。
跨襄陽北鐵路編組站大橋、小清河特大橋、襄江大道全互通立交、跨鉆石大道分離式立交橋……一大批支撐性城建項目建成或即將建成。這些工程在方便群眾、緩解交通壓力的同時,也引領著襄陽“一心四城”城市格局的快速形成,提升了城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振興“黃金水道”
襄陽千噸級貨輪通江達海
三千里漢江,精要在襄陽。漢江是襄陽的母親河,也是一條連通鄂豫陜三省的“黃金水道”。
3月9日,隨著一聲汽笛響起,裝載1800噸建筑石膏粉的船隊從襄陽小河港出發,沿漢江、長江順流而下直達南京,再經運河抵達浙江湖州。這是時隔20多年后,襄陽開通的第一條大宗普貨直達長江航線。
3月30日16時,一艘裝載1124噸純堿的貨輪從小河港啟航,走漢江到長江,在安徽馬鞍山港轉海船,經長江口入海南下,最終抵達福建東山港,襄陽貨輪通江達海。
千里漢江,流金淌銀。
襄陽依水而建、因水而興,自古就有“南船北馬、七省通衢”的美譽。后因漢江水位下降、航道不暢、缺乏大型正規碼頭等因素,水運一度萎縮。
如何發揮漢江“黃金水道”作用,恢復漢江千噸級船舶直達長江的歷史,讓漢江高效、經濟、便捷的水運通道與長江聯動,一直是襄陽人的夢想。
航道是實現水運的前提。為提升漢江通航能力,湖北提出漢江9級航運樞紐梯級開發,其中,我市境內有王甫洲、新集、崔家營、雅口共4級樞紐。
目前,王甫洲、崔家營兩級樞紐已建成,雅口航運樞紐主體土建工程基本完成并實現船閘通航、首臺機組發電,今年將逐步蓄至正常水位。新集樞紐主體工程正在抓緊施工,計劃年內實現大江截流。
作為交通運輸部、湖北省、河南省“十三五”綜合交通運輸規劃的重點項目——唐白河(唐河)航運開發工程也正在快速建設中,疏浚67公里航道,建設1000噸級船閘樞紐,讓唐白河與江漢運河、松西河航道形成一條貫穿河南、湖北、湖南三省的南北向“黃金水道”。
未來,隨著港口建設和航道梯級逐步完成,漢江崔家營樞紐以下千噸級航道將會全部打通,基本打通漢江中游“腸梗阻”,襄陽漢江大橋以下將實現三級乃至二級航道直達長江。
屆時,不僅“襄十隨神”城市群的電池、機械、水泥、農產品等多種產品可走水運,而且從西南、西北發運過來的火車班列,滿載化工產品、大米、板材等貨物的集裝箱,都可從襄陽港下水運往全國各地,走向世界。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補短板、強功能、惠民生
春意盎然,襄陽大街小巷、公園廣場花紅柳綠,美不勝收,成為市民賞景踏青的好去處。
得益于拆墻透綠,增花添景,建設口袋公園,實施漢江兩岸綠化、亮化、美化,越來越多的襄陽市民開門有綠、推窗賞景、抬頭見山、舉足親水。
三水連通、九水潤城,深情滋潤著襄陽大地;環峴山綠道、樊城綠道,綿延50多公里;正在建設的龐公濱江(迎水面)景觀綠化工程,又將讓襄陽多一條美麗的濱江景觀帶。
城市建設既要“面子”,更重“里子”。在鉆石大道生資市場做生意的張老板對正在建設的鄧城大道排水主通道工程充滿了期待,他希望這個工程能早一點完工。
城市不僅要天藍,也要水清。治理內澇的同時,治污也漸成保護環境的重要內容。為保護城市“綠心”魚梁洲和漢江生態環境,市政府除了提標改造魚梁洲污水處理廠外,還建設東津污水處理廠,為其分流“減負”,4條黑臭水體實現全線截污,打贏治理“殲滅戰”。
以民為本,不忘初心。在每一個工程項目建設的背后,都有辛勤的汗水;在每一張民生成績單的背后,都有溫暖人心讓人奮進的力量。
號角已經吹響,征程就在腳下。襄陽正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凝心聚力推進工程項目建設,加快建設美麗襄陽、率先實現綠色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