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男同志网站_色噜噜狠狠色综合久色AⅤ网_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AV东京_国产成人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精品蓝导航视频福利在线,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九九

站點地圖

×
“十三五”期間湖北省住房保障建設亮點紛呈
發布時間:2020-09-28 瀏覽次數: 4298

筑起廣廈千萬間 住有所居夢想圓

——“十三五”期間湖北省住房保障建設亮點紛呈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湖北住建系統艱苦創業、改革創新、克難攻堅,荊楚大地城鄉人居環境煥然一新,廣大群眾的居住條件大幅改善,湖北住房保障工作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十三五”期間,我省穩步推進住房保障體系建設,城鄉居民住房保障水平邁上新臺階,實現了從“住憂所居”向“住有所居”歷史性跨越。

湖北省始終秉持解決群眾實際住房困難的初心,把握“房子是用來住的”定位,自2008年開始,省政府連續十年將住房保障列為為民承諾的“十件實事”之一,我省進入保障性安居工程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投資最多的建設時期。

十余年間,從危舊房改造到棚戶區改造,從廉租房到公租房,從經濟適用住房到共有產權住房,湖北省住房保障體系不斷完善,保障能力不斷提升。

棚戶區改造:提前超額完成“十三五”規劃任務

“往日工人村,像個大破窯。雨天一身泥,晴天還反潮。國家出錢建高樓,把棚戶區來改造。如今的工人村,環境多美好。青山碧水映藍天,紅花配綠草,光纖接到戶,天然氣更環保。”唱起如今的青和居,武漢市青山區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區居民吳傳發一臉容光煥發。

武漢市青山老工業棚戶區改造是華中地區最大的棚戶區改造工程,共惠及居民13709戶、40310人。2018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武漢市青山區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區視察,看到棚戶區改造給群眾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發出了“滄桑巨變、恍如隔世”的感慨。

“十三五”期間,我省計劃改造城鎮棚戶區住房110萬套。據統計,截至2020年8月底,已開工改造118.56萬套,占總任務的107.78%,提前超額完成了“十三五”規劃任務。五年來,我省積極謀劃、壓實責任,多舉措推進棚戶區改造工作。

——盯緊目標“釘釘子”,一錘一錘壓實責任。我省將棚改工作納入省委、省政府一級目標管理,以及市州黨政領導班子政績目標考核指標,狠抓工作落實。按照省政府與各市州人民政府簽訂的目標責任書和省委、省政府考核考評要求,嚴格考評,進一步壓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堅持獎懲結合。2018年,黃石、孝感、崇陽等15個市縣被通報表彰及獎勵1500萬元;2019年,武漢、宜昌、陽新等15個市縣被通報表彰并獎勵1000萬元;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彰武漢市為全國棚戶區改造工作激勵支持對象,獎勵2000萬元;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我省武漢市青山區青和居棚戶區項目,對工作成績給予了高度肯定。

——征拆焐熱“心窩子”,以人為本讓利于民。全省相繼制定和出臺一系列惠民棚戶區改造補償保障政策。武漢、宜昌、襄陽等市分別對被征收房屋實行保底補償;對安置房實行平均售價比同地段同類商品房市場價低20%的限價管理;對從多層建筑搬遷到高層建筑的,根據實際狀況,給予10%-12%的公攤面積補助;對征收拆遷實行搬遷時限、異地安置等獎勵或補助。實行“陽光征遷”,對經濟困難的棚戶區居民,進一步完善配套措施辦法,納入當地住房保障體系進行安置過度期保障。

——抓住資金“牛鼻子”,及時供血保障來源。積極協調財政、發改、農業、林業等國家部委,以及國開行、農發行等金融機構做好融資工作。將棚改項目納入中央補助資金支持范圍,2016年至2020年爭取安居工程基礎設施配套建設中央預算內投資228.1億元,爭取中央財政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專項資金230.7億元。協調國開行、農發行對納入地方政府隱形債務統計的已開工續建項目,繼續做好剩余貸款的后續發貸工作。通過爭取更大規模的棚改專項債,幫助地方解決融資難題。2019年,我省爭取棚改專項債340億元;截至2020年8月底,全省已發行棚改專項債399.82億元。

——查改開準“藥方子”,加強督促規范指導。堅持問題導向,落實責任、強化手段、細化措施,以審計問題整改促進工作提質增效。堅持日常督促和專項督辦相結合,采取一對一交辦、函詢督辦、面談督辦、通報督促等方式,每月印發《全省住房保障工作進展情況通報》,實行連續督促督辦;建立巡查督導制度,定期組織開展全省交叉大檢查,引入第三方開展棚改進度中期評估,分析運行特點、問題,研判評估發展趨勢,提出對策措施和建議。

公租房:不斷提升管理效能和群眾滿意度

公租房運營管理是關系民生,連著民心,是實現群眾住有所居的重要舉措。“十三五”以來,我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緊扭住“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的要求,大力推進我省公租房制度化建設。截至2020年8月底,全省政府投資公租房分配38.24萬套,分配率達96.77%。

——制度保障強體系,健全完善政策支撐。“十三五”以來,我省率先以省長令出臺《湖北省城鎮保障性住房管理辦法》,結合實際,創新制定《關于解決農民工住房問題的指導意見》《關于做好人才住房保障工作的指導意見》《湖北省公共租賃住房管理及失信聯合懲戒制度的實施意見(試行)》《湖北省公租房小區規范管理評價辦法(試行)》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建立了實物保障和貨幣補貼相結合,“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機制。

——申請受理更智能,精細服務方便群眾。我省建立健全常態化申請受理機制,進一步規范和完善準入審核機制,簡化申請手續,符合條件的城鎮住房困難家庭可隨時提交申請。宜昌市開發建設“互聯網+住房保障政務服務系統”,群眾僅憑一張身份證就可直接通過手機APP、社區惠民信息平臺、電腦PC申請公租房。孝感市“智慧住保”信息化平臺、“智慧住保”手機APP,已實現對申請人和已享受住房保障家庭的全覆蓋和動態管理。荊門市城區公租房保障工作,申請人除提交個人信息需到現場辦理外,其他流程均可在網上進行,住房保障部門查詢比對信息也全部通過部門信息共享實現。

——試點先行見成效,改善提升服務質量。我省先后確定了武漢市、襄陽市、宜昌市、孝感市、咸寧市和遠安縣作為國家試點市縣,共選定27個項目17312套公租房進行試點工作,簽訂合同1415.9萬元。各地住建和財政部門有力推進試點工作開展。經過一年多的試點,取得了明顯成效,提升了公租房的運營管理服務水平,加快了政府職能轉變,明確了運營主體與租戶的權利義務關系,推動了公租房運營管理專業化規范化,助推了公租房運營管理智能化,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試點經驗。

——績效評價上臺階,提高規范管理水平。積極落實《湖北省公租房小區規范管理評價辦法(試行)》,連續三年在全省開展第三方評估的績效評價工作,建立完善從考核“開工率、竣工率”轉變為考核保障房“入住率”和保障對象“滿意度”等保障效果為主的工作推進機制,督促各地完善公租房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對全省710個公租房小區開展了第三方測評和住戶滿意度調查,共評出了90分(含90分)以上公租房規范管理小區35個,80-90分的公租房規范管理小區29個。

武漢:分片分類確定“路線圖”

五年來,武漢市將棚戶區改造作為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戰略重要舉措積極推進,累計實施棚戶區改造22.6萬余戶,惠及60余萬居民。今年5月,武漢市棚戶區改造工作獲國務院通報表彰和政策激勵。“十四五”期間,武漢市計劃實施棚戶區改造6萬戶左右,基本完成中心城區現有棚戶區改造。

武漢市編制了《武漢市棚戶區改造專項規劃(2013年-2017年)》《武漢市2018-2020年棚戶區改造三年計劃》。采取“征收一片、改造一片、建設一片、安置一片”的滾動改造模式,縮短征收過渡、回遷期限,確保改造征收與安置回遷的有效銜接。

創新政策解難題。區位偏僻、零星分散的區片,可采取項目捆綁開發以平衡資金困難,棚改安置產權調換房可以協議出讓方式供應土地等政策。落實棚戶區改造項目免征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等政府性基金,減免購買安置住房個人涉及的契稅及個人所得稅等措施。分類實施,突出重點,每個中心城區每年安排3個以上的危舊房集中的片區優先實施改造,集中力量,加快推進。

多措并舉推進度。將棚戶區改造計劃和征收計劃合并下達,明確年度目標數量,實施績效管理。采取限價安置房、動遷房、產權調換房、團購商品房等多種方式,多渠道籌集房源安置棚戶區居民,實物安置比例始終保持在60%以上。同步規劃建設安置項目周邊道路、管網、通信、教育、醫療和社區服務等配套設施,為回遷居民提供完善、便利的生活條件。

嚴格標準強管理。出臺文件,通過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式明確了棚戶區改造中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后認定的程序要求。堅持新增棚改計劃項目現場察勘,比對規劃要求,對符合條件的項目上圖入庫,實施動態管理。

宜昌:多管齊下破解資金難

“十三五”期間,宜昌市委、市政府將棚改作為民生改善、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的重要抓手統籌推進,努力提升城市經濟社會發展質效。全市棚改總投資超過420億元,實施項目261個7.9萬套,預計2020年底累計完成7.3萬套,惠及20萬居民,人均住房面積提升10平方米以上。

五年間,棚改由宜昌市的“包袱”變為經營城市的“財富”。棚改帶動房地產、家電、運輸、裝飾裝修等上下游產業近千億元產值。城區加大老城區征收力度,為城市快速路網形成、濱江公園東拓、伍家崗長江大橋、BRT等重點項目建設打開了空間,一批公建項目拔地而起,建成18個停車場2247個車位,實施一批暢通工程項目。通過騰退300余畝老城區土地用于醫療、教育等公共事業和綠地,建設公園城市,宜昌市進一步擦亮城市旅游名片。

圍繞資金來源,宜昌市按照“市級統籌、封閉運行、分區建帳、綜合平衡”原則,建立了中心城區“1+X”的棚改資金運作模式。設立資金專戶,將棚改地塊的土地出讓收益、中央補助資金、棚戶區項目改造及營運實現稅收歸集到專戶,封閉運行、統一支付,統籌用于棚改工作,實現新舊平衡、遠近平衡、動靜平衡,既管錢怎么用,又管錢怎么還。

主動適應棚改融資政策轉變,在統貸、政府購買服務、發債三個階段,實行了“以政策性銀行貸款為主、商業銀行貸款并重,各級財政補助為補充,社會資本多元參與,債券融資等先行先試”的多元融資,累計籌集各類棚改資金超過420億元。積極引進中建三局、均瑤集團等實力品牌企業參與棚改。進一步加強棚改資金管理,財政、住建部門制定資金管理辦法,及時研究中央財政補助資金分配方案,優化資金撥付流程,加快資金調度,規范了各類資金借用還管理。

老河口:科學征拆打造“民心房”

“十三五”期間,老河口市城市棚戶區改造13663套(戶)、墾區棚戶區改造開工1723套(戶),截至目前已全部改造完成。該市拆遷1萬余戶,拆除改造房屋 80余萬平方米;累計完成投資50億元;受益群眾達3萬余人。為穩步推進棚改工程,老河口市加強程序管理,科學制定征拆方案,確保把安置房建成“民心工程”。

做好棚改預評估,對征收項目做到心中有數。通過預評估初步測算征收所需資金、房源,并初步掌握被征收群眾的想法和期望值,為合理制定征收補償方案打下基礎。

優化征收方案。采取一系列征收優惠政策,如高層安置房公攤面積獎勵、裝飾裝修獎勵、拆遷速度獎勵,集體土地上房屋參照同類國有土地價值補償等,累計各項獎勵每平方米在600-800元之間。

征收過程公平公開。從公選評估機構到房源的選擇再到征收協議的簽定,堅持公平公正、陽光透明,在普惠基礎上“一把尺子量到底”。除依法公示《房屋征收告知書》《房屋征收決定》《房屋征收通告》等法律文本外,還公開了入戶調查結果、房屋征收評估機構選定結果、房屋評估結果、房屋征收安置補償方案(征求意見稿)建議回復、房屋補償結果。

依法裁決、防控風險。在襄陽市仲裁委老河口辦事處的配合下,解決了許多在企業場院征收中遇到的難題,通過依法仲裁的方式解決了征收政策沒有涵蓋的補償分歧。

蘄春:規劃先行爭取主動權

蘄春縣城區約20萬人口,老城區街道狹窄,老舊危房多,基礎設施落后,消防安全隱患突出,臟亂差現象嚴重,群眾棚改意愿強烈。近年來,蘄春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棚戶區改造工作,以穩定為基礎,以民意為動力,以問題為導向,不斷完善棚改政策體系,棚改項目建設穩步推進,棚戶區居民的住房狀況明顯改善。

截至2020年8月,蘄春縣累計爭取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央及省財政補助資金16.68億元,全縣通過實物安置和貨幣安置方式開工建設安置房27885套,在建安置房4671套,已交付分配入住23214戶。

在完成落實2011至2017年棚改計劃的前提下,蘄春縣會同相關職能部門,擬定了全縣棚改2018年至2020年規劃,為科學有序推進棚改提供規劃引領保障。2018至2020年間,先后啟動實施一批棚改項目,改造開工建設安置房近4000套。

棚改過程中,蘄春縣積極拓展融資渠道,爭取信貸支持,搶抓國家政策性銀行棚改貸款支持的窗口期。該縣確定蘄水春風投資有限公司和開元投資有限公司兩家融資公司作為棚戶區改造的承接主體,原縣房管局作為棚改購買主體,采取單一來源采購的方式與承接主體簽訂棚改購買服務合同。兩家融資公司緊跟政策導向,與國開行和農發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先后申請政策性融資貸款18.2億元。

圍繞征收拆遷安置、購買服務、籌資融資等,蘄春縣先后制定出臺《蘄春縣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暫行辦法》《蘄春縣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意見》《蘄春縣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專戶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等系列規范性文件,促進棚改依法依規有序開展。

來源:湖北日報(2020年9月28日07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台县| 海门市| 安阳县| 长阳| 古蔺县| 博爱县| 独山县| 丰台区| 永新县| 无棣县| 贵州省| 枞阳县| 玉山县| 祁门县| 广宗县| 乌兰察布市| 冷水江市| 马山县| 武胜县| 藁城市| 定州市| 巴中市| 扬中市| 东港市| 唐山市| 隆子县| 万宁市| 莆田市| 肇东市| 昌江| 勐海县| 邵东县| 沈阳市| 改则县| 原阳县| 贡嘎县| 青州市| 宁城县| 大足县| 永济市| 龙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