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往南,洞庭以北,極目楚天闊。英雄的湖北,勢起九省通衢之蓬勃,在中國的中部版圖,架起一座時代立交,通南達北,縱橫東西。就在國家發展戰略大棋局的“天元”之位,湖北建筑業正以勢不可擋的氣魄,上天入地,跨江過海,矗立起湖北建造的火熱印記。
2022年,湖北建筑業發展突破2萬億元,產值規模全國第四,增幅全國第二,在中國式現代化發展快車道上,成長為中國建筑業重省高地。湖北錨定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目標,躋身“建筑央企聚集度最高”的省份,共植強企“森林”,深耕湖北,輻射全國,走向世界,以國家隊實力和世界級工藝,擎擘湖北建造,昭展中國建筑。
這里被譽為中國工程設計之都,中南建筑設計院等中國工程設計名院云集于此。中鐵四院設計高鐵里程超過1萬公里,占全國一半。
這里匯集了中國建造高樓最多的企業,全國20多個省市第一高樓由湖北建造。中建三局超高層造樓機最快80分鐘建造一層樓。武漢建工、湖北長安、湖北廣盛等一批地方龍頭房企,發力成勢。
這里是全球建橋之都,建造了世界上3000多座橋梁,千噸級架橋機、超大型啟吊船、一體化筑塔機,將“湖北建造”鐫刻在了全球超過50%的大跨度橋梁之上。中鐵大橋局、中交二航局、中鐵大橋院等“湖北橋建軍團”馳名海內外。
這里是世界水電之都,世界水電航母企業葛洲壩集團在此起航,繼三峽水電站、烏東德水電站、阿根廷孔拉水電站等高壩大站之后,接續征服藍色星球的高山大河。
這里是強企孵化之都,中國一冶,中冶南方,湖北工建等中國工業建筑領軍企業在這里成長。“鋪架勁旅”中鐵十一局、武漢市政、漢陽市政等全國軌道交通建設知名企業,為現代交通加力呈勢。
善戰者,乘勢而上。我們掀起建筑產業變革,全力打造新型建筑工業化與智能建造標桿省。省會武漢,當仁不讓地站在了國家智能建造的潮頭,壯大智能產業集群,以BIM應用為代表的數字設計、智能建造、智能施工乘勢興起。
BIM智慧工地策劃系統、工地數字地圖、四庫一平臺上線,湖北省疾控中心,武漢長江中心,光谷科學島科創中心,國家先進計算產業創新(宜昌)中心等大批示范項目,快速沖出正負零,加速長高,催生中國建筑最前沿的澎湃動力。
我們應用裝配式建筑為代表的工廠化生產、智能化裝配新技術,快步進入裝配式發展時代。武漢、宜昌、荊門入列國家裝配式建筑范例城市。鄂州花湖機場裝配起聯通世界的“天路”。長江產業大廈裝配好城市服務的“底座”。硚口區易家墩還建房裝配來社區生活的美好期許。推動全生命周期建設發展,實施建筑工程質量、施工企業質量管理“雙評價”,以成于至臻、止于至善的標準,打造城市公共藝術品。
建筑的時代在變,城市人對建筑的期許未變。長江大保護岸線整治締造藍綠空間。武漢兩江四岸精致的城建景觀,宜昌五十里濱江50景,讓城市人的快意每天不一樣。武漢光谷大道、宜昌云集路成為城市美好生活導航。在武漢青山江灘、宜昌沙河公園、孝感海綿公園......生態“海綿”續連,地下管廊有序,城市暢快“呼吸”。在襄陽月亮灣、荊州范家淵、咸寧淦河、十堰泗河......“水下森林”盡收眼底。在武漢東湖新城社區、宜昌保利時代、襄陽華僑城、黃石山水明城等示范社區小區,激發無界復合的街區活力。
我們實施品牌帶動戰略,支持大型企業向新型建筑工業化和智能建造方向發展、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積極參與長江經濟帶、雄安新區、大灣區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湖北企業參建的中國尊成為中國當代十大建筑、港珠澳大橋聞名世界、宜昌高鐵新城打造片區開發樣本。
我們放眼全球市場,深度參與共建“一帶一路”,中巴經濟走廊PKM高速公路、阿爾及利亞大清真寺、孟加拉帕德瑪大橋等一批高端項目,為湖北建造、中國建筑贏得國際贊譽。
英雄湖北,共襄大國崛起。湖北建筑產業高質量發展其勢已成,其風正勁,“火神山”“雷神山”史詩般的奇跡,還在繼續。